甄霖, 闫慧敏, 胡云锋, 薛智超, 肖玉, 谢高地, 马建霞, 王继军
近百年来,中国乃至全球生态退化日趋严峻。根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报告,全球约60%的生态系统处于退化与不可持续状态。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55%,荒漠化、水土流失、石漠化等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2%左右。生态技术在遏制生态退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以及石漠化治理技术,提炼目前生态技术及其应用存在的核心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分析表明,近百年来国内外在典型脆弱生态区退化生态系统治理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积累了数量众多的生态技术;生态技术的演化表现出从单一目标向兼顾生态、经济、民生等多目标复合模式演进的特点;在生态技术演变的同时,生态治理及生态系统管理政策和措施也发生了巨大变革。生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生态技术缺乏地域针对性;缺乏用于评价生态技术的指标体系以及技术优选与配置方法模型。针对生态技术数量庞大和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本文建议首先确定包含四个层次的总体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制定四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阶段评估方法(TheMert),基于利益相关者参与式评估、专家知识、退化生态系统监测、国家重大生态治理工程效果监测、国内外近百年生态技术分析等手段,实现对生态技术从广泛到深入、从定性/快速到定量/精细的逐级评估和优选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