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3年, 1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3-07-30
      

  • 全选
    |
  • 刘瑞瑶, 秦儒, 斯庆, 许丽, 王涵, 丛龙宇, 刘泽蒙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探究内蒙古西部露天矿排土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来源对类似矿区排土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乌海市棋丰露天矿排土场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阳坡、半阳坡和阴坡的沙打旺+沙生冰草+披碱草样地、黑沙蒿+紫花苜蓿+沙打旺+黄芥样地、柠条+沙打旺+沙生冰草+黑麦草样地,以自然修复边坡为对照共10类样地。通过测定分析As、Hg、Pb、Cr、Cd、Cu、Zn 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危险指数对排土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索排土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棋丰露天矿排土场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植物群落配置类型、坡向影响不大,人工配置样地的Cr元素含量较自然修复边坡大幅减少;Hg和Pb含量超土壤Ⅰ级标准,Cd超过Ⅱ级标准,与内蒙古土壤背景值相比,排土场的As、Hg、Pb和Cd含量均超标,排土场土壤存在一定程度重金属积累。(2)单因子污染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d>As>Pb>Cr>Hg>Cu>Zn,且排土场样地均受到Cd的污染;从内梅罗综合指数可以看出,排土场土壤重金属处于中度及中度污染水平;单个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大小为:Cd>As>Hg>Pb>Cr>Cu>Zn,Cd介于108.650-180.600,为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114.665-188.792,轻微和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样地各占50%。不同评价方法的结果都认为棋丰排土场受到重金属污染,Cd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远高于其它重金属元素,应及时对Cd采取控制措施。(3)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Hg、Pb和Cd来源于道路煤尘扩散及尾气排放,Cu、Zn和Cr来源于交通运输与农业生产活动,As来源于煤炭燃烧污染。

  • 麻文章, 杨瑾, 丁思睿, 史常青, 赵廷宁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土壤风蚀是制约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社会活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揭示西北干旱荒漠区土壤风蚀气候侵蚀力分布,通过中国区域地面长时间序列气象要素驱动数据,并结合ArcGIS软件分析,评估了该区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变化与转移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西北干旱荒漠区在降水量、风速以及多年平均温度等气象因素均表现为随年代际递增的背景下,风蚀气候侵蚀力呈现出整体降低,大部分区域C值介于0-100,但在腹地及少数部分区域为增长趋势,C值高于150;(2)月际C值变化差异明显,春夏季最大、其次为冬季,最小为秋季;突变性检验发现风蚀气候侵蚀力在春季变异最强,有4个突变点,且长期处于波动式下降;(3)区域土壤风蚀程度由腹地向四周逐渐减小,且高侵蚀影响面积逐年递增;(4)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转移变化特征表现为整体为小幅度衰减,但部分地区却表现为增加甚至明显增加趋势。研究成果可为西北干旱荒漠区风沙灾害防治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 齐浩然, 王京学, 赵廷宁, 胡平, 李峰, 王景华, 张艳, 闫磊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西北干旱区,大量煤矿开采导致植被退化,强风发生概率增大。风场特征直接影响着沙尘的输运过程。为获取矿区风场特征,本文以内蒙古乌海新星煤矿为例,采用RANS湍流模型,利用开源软件OpenFOAM进行了CFD数值模拟。基于矿区多个观测点的风场实测结果,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并讨论了西风、西北风和东风三个风向下矿区平均风速和湍动能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矿区东西两侧凸起的高山或丘陵对矿区平均风速分布影响较大;当风从西或东方向来袭时,由于尾流效应的影响,高地下游平均风速相对较小;而湍流动能则表现出较大的数值。对于西北风向,山或丘陵的尾流效应不太明显;同样,在低洼矿坑附近,平均风速减小,湍流动能增大。本研究可为矿区风沙防治及风沙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 艾宪锋, 史常青, 杨建英, 张延庆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露天煤矿开采在煤炭开采行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露天煤矿开采所带来的的一系列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生态损毁等问题也引起人们的重视。科学的露天煤矿采矿权范围可从源头防治煤矿开采所带来的各类问题。本文根据露天煤矿开采的特点和干旱区地区的环境特征,从地质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三个角度,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15个指标并确定其权重,以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对应影响因子建立数字评价模型,叠加权重构建采矿权范围设置综合评价模型,并引入环境成本,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对不同采矿权设置范围进行价值估算,为露天煤矿采矿权范围设置提供参考和依据。

  • 王明新, 赵义平, 刘艳萍, 赵淑银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露天采煤后形成的巨大采坑可局部改变当地地表水系。本研究以乌海市典型露天煤矿为例,基于调查数据,采用GIS水文分析技术以及小流域降水径流模型对水系变化和产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北干旱荒漠区小流域水系大都为山洪沟,水量为由暴雨产生的洪水。(2)露天采煤可局部改变小流域水系结构,包括汇流路径、边界等。针对以上结论,提出利用采坑进行蓄洪运用的地表水系恢复方案,即在下游河道通畅的基础上,利用采坑拦蓄上游洪水。该方案一可减轻下游防洪压力;二是将洪水带来的泥沙留存在矿坑内,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三是有利于区域地下水的涵养;四是拦蓄水量用于植被灌溉,有利于周边生态的提升。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干旱荒漠区矿区修复治理以及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 杨刚, 宋彤彤, 张成梁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地形重塑是矿区废弃地生态重建的基础工程,影响着整个生态重建的效果。近自然地形重塑技术以邻近未扰动的自然地貌为参照进行地形构建,近年来成为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所关注的热点。但在近自然地形重塑时,究竟需要参照自然地形哪些方面的特征、需要用到哪些必要的参数指标、依据哪些指标对地形设计结果进行评价?这些问题尚缺乏系统的讨论。本文以西北干旱荒漠区为目标区域,运用“扎根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我们基于大量文献调研和12位专家的半结构式访谈资料,依据“扎根理论”方法进行三层编码,最终构建了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三级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3个主类别、8个次类别和26项参数。所制定的参数指标可支撑近自然地形设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并可涵盖矿区地形重塑中多个方面的指标需求。该工作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近自然地形重塑方法、完善其技术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 李学丰, 杨金行, 李瑞杰, 马志刚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采煤迹地土体渗透性强、稳定性差等力学问题和生态污染问题,在矸石山表层依次设计了隔水层、改良层和抑制蒸发层,提出“2+1”新土体分层构建技术。该技术在采煤迹地构建新土体的基础上,考虑土壤粒度、湿度、重度、构度四个力学和物理特性。新土体的构建需要在参考化学组成的同时,也要考虑生物因素和干旱区环境的影响,以及土体渗透系数、含水率、密实度、温度和水土相互作用的影响。隔水层选取当地黏粒含量高的黄土、砒砂岩为原料,设计厚度为20 cm。改良层用沙黄土、风化煤、砒砂岩为原料,考虑旱区植被特点、土壤密实度、土体化学成分,最终设计厚度为60 cm, 改良层是采煤迹地生态恢复和重建的核心部分。抑制蒸发层用砾石、秸秆、草方格等抑制水分蒸发的材料进行设计,区域试验表明,砾石和草方格能较好抑制水蒸发,同时也验证了“2+1”新土体分层构建的合理性。最终效果为保障中国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基地生态安全提供参考。

  • 李瑞鹏, 史常青, 杨建英, 魏广阔, 刘佳琪, 奎国娴, 艾宪锋, 肖飞, 苏瑞东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矿区立地类型与生态修复技术的对位配置,本文选取了内蒙古西部草原矿区生态修复多年的露天煤矿排土场,对其坡体防护效果、植被恢复效果、土壤改良效果和工程技术成本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建立露天煤矿排土场的立地类型分类体系及其对位生态修复技术,为内蒙古西部草原矿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覆土厚度、坡度和坡向是影响排土场立地条件的主导因子,据此将排土场划分为9种立地类型。(2)厚层陡半阴半阳坡优先推荐“植物网格护坡+植苗+撒播+喷灌”,次推荐“六棱砖护坡+浆砌石截排水沟+撒播+喷灌”;中层陡半阴半阳坡优先推荐“浆砌石骨架护坡+浆砌石截排水沟+撒播+喷灌”,次推荐“撒播+植被毯覆盖+喷灌”;薄层陡半阴半阳坡推荐“砾石压盖+浆砌石截排水沟”;厚层陡阳坡优先推荐“生态袋拦挡+植苗+撒播+植被毯覆盖+喷灌”,次推荐“生态袋拦挡+撒播+稻草帘覆盖+喷灌”;厚层急阳坡推荐“植物网格护坡+浆砌石挡墙+撒播+喷灌”;厚层陡阴坡优先推荐“生态袋拦挡+植苗+撒播+植被毯覆盖+喷灌”,次推荐“植生袋覆盖+浆砌石挡墙+喷灌”;中层陡阴坡推荐“生态袋拦挡+波纹管排水+植苗+撒播+植被毯覆盖+喷灌”;中层急阴坡优先推荐“生态袋拦挡+撒播+稻草帘覆盖+喷灌”,次推荐“生态袋拦挡+波纹管排水+撒播+植被毯覆盖+喷灌”;厚层平台推荐“植苗+撒播+喷灌”。研究成果为内蒙古西部草原煤矿区排土场的生态修复技术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在生境相对脆弱的半干旱草原矿区,该研究对于提高矿区绿化效益、改善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韩湘, 张超英, 耿玉清, 陈琳, 韩秀娜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煤矸石和粉煤灰是主要的工业固体废物,含有一些与有机物或矿物质相关的营养物质。植被的恢复取决于矿区高质量的土壤。探讨浇灌木醋液(WV)和添加粉煤灰对煤矸石基质化学性质的影响,可为矿区新土体的构建和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实验以混有煤矸石和生土的煤矸石基质为研究对象,分别添加比率为0、10%、20%和50%的粉煤灰,通过浇灌蒸馏水(DW)和WV进行室内培养。培养3个月后,对煤矸石基质和粉煤灰混合物(CGSFA)的养分和盐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浇灌DW相比,粉煤灰的添加降低了CGSFA混合物的pH值,而浇灌WV增加了CGSFA混合物的pH值。粉煤灰的添加可以增加煤矸石基质的水溶性有机碳(DOC)、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的含量,降低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的含量。与浇灌DW相比,浇灌WV使CGSFA混合物的TOC、DOC、易氧化碳(AOC)和AP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9.3%、931.1%、228.1%和15.6%,TN和AK的含量分别下降了10.6%和35.1%。此外,粉煤灰的加入增加了煤矸石基质中K+、Ca2+和SO42-的含量,降低了Na+的含量。浇灌WV增加了CGSFA混合物中Mg2+、HCO3-、Cl-和SO42-的含量,降低了K+和Na+的含量。总的来说,粉煤灰添加和浇灌WV可以改善煤矸石基质混合物的养分和盐分情况。考虑到HCO3-、Cl-和SO42-的积累,建议选择添加10%到20%的粉煤灰并且结合浇灌WV来构建矿区新土体。

  • 杨欣蕊, 史常青, 赵廷宁, 胡杨, 张俊娇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露天煤矿开采活动在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会因扰动表土而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因此,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迫在眉睫。植被覆盖是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适宜的土壤结构与养分条件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本研究选取排土场渣土、沙子、腐殖酸、磷酸二铵与尿素作为改良材料,调节渣土的结构与肥力,将渣土改良为适宜植物生长的植生基质,通过对比不同处理下植生基质的理化性质与紫花苜蓿生长效果,筛选出适宜当地植物生长的植生基质配比,对汝箕沟大峰露天煤矿排土场渣土进行改良。研究表明,提高施肥水平可以提升植生基质养分含量,增大pH值,但高施肥水平下紫花苜蓿生长效果不佳;以沙改土可以较好改良渣土的结构问题,对其的肥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适量添加腐殖酸可以熟化渣土,使植生基质的化学特性更加稳定。从而得出大峰露天煤矿排土场渣土最优植生基质配比为渣土:沙子:腐殖酸(18:1:1)。本研究筛选出了大峰露天煤矿排土场渣土改良的最优植生基质配比,为该地区的渣土改良方法提供了参考,有助于缓解该地区的土壤资源短缺问题,同时为土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帮助,也为矿山生态修复中的渣土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 侍柳彤, 史常青, 张俊娇, 胡杨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贺兰山露天煤矿排土场的生态修复方向、选择更有针对性的修复措施、提高修复效果,本研究以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汝箕沟露天煤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对其气候、地形和土壤理化性质三个方面中存在的生态修复限制因子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对策。结果表明:(1)研究区气候方面的限制因子主要为降水少(<200 mm)且分布不均、蒸发大(2000 mm)、气温低、有效积温少和大风天数多(≥150 d);(2)排土场地形限制因子为坡度大(30°-36°)、坡长长(10-44 m);(3)土壤限制因子主要为砂石(73.40%±2.18%)和粘粒(13.21%±1.37%)含量过高、孔隙度小(30.89%±0.83%),全氮(0.67±0.05 g kg?1)、水解性氮(14.23±0.48 mg kg?1)和有效磷(2.81±0.44 mg kg?1)含量少。该地区生态修复限制因子主要为干旱缺水、坡度大、坡长长、土壤质量差。针对以上限制因子,可以考虑采用坡脚支护、坡面水平拦挡和固结、坡面覆盖、植物措施和渣土改良等措施。本研究为贺兰山等干旱区露天煤矿排土场今后筛选适宜生态修复措施、提高修复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 万亚俊, 郭小平, 李青峰, 薛心悦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修复中存在的植被建植立地类型不清、植被措施与立地条件不适应、植被生长状况差等问题,对矿区排土场进行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是加快矿区排土场植被重建的关键一环。本文以乌海已治理的矿区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选取微地形、坡向、覆土厚度、土壤硬度、土壤质地、全磷含量、全钾含量、有机物含量、植被种类和生命形式10个因子,通过对数量化、标准化的立地因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后,对排土场进行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结果表明:筛选出微地形、坡向、覆土厚度为主导因子,是研究区植被恢复主要影响因子。依据主导因子组合,将乌海矿区排土场划分成4个立地类型组,14个立地类型。通过对14个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得出地形因素和植被因素是影响排土场立地质量的主要因素,同时划分出立地质量等级为优 (综合得分>7)、良(综合得分6-7)、中(综合得分5-6)、差 (综合得分<5) 四个相对等级,其中立地质量等级“中”和“差”的立地类型占总体50%,表明乌海整体矿区排土场立地质量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的植被配置建议,以期为干旱露天矿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 魏广阔, 刘佳琪, 赵廷宁, 杨建英, 李瑞鹏, 奎国娴, 艾宪锋, 肖飞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确定矿区受损土地再利用的重要前提,为充分利用矿区土地资源、修复受损土地,本研究以西北干旱荒漠区东部4个排土场为研究对象,以排土场平台和边坡为评价单元,以生态用地为复垦利用方向,从地形、土壤条件、区位条件、灌排设施、环境风险5个方面选取影响排土场再利用的指标,构建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引入障碍度进行排土场障碍因子诊断。结果表明:(1)研究区各单元生态位适宜度指数在0.339-0.751之间,复垦为生态用地的适宜性等级整体偏低。同一排土场平台的适宜度指数(0.511-0.751)普遍比边坡(0.339-0.628)高。(2)各因子对不同单元的障碍度反应不尽相同。影响边坡的主要障碍因子为坡度、砾石含量和排水条件;影响平台的主要障碍因子为土壤条件、排水条件,土壤条件中主要以砾石含量和土壤容重为限制因素。上述方法能够有效用于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干旱荒漠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和生态重建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李国旗, 王雅芳, 刘星, 石云, 岳丽玲, 顾清敏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贺兰山低山区干旱少雨,植被稀疏,地表剥蚀严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本文对贺兰山低山区5个海拔高度的表层土壤理化性状、4种常见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和总孔隙度呈上升趋势,容重、有机质和速效磷呈下降趋势,TC、TN和碱解氮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碳氮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2)随着海拔升高,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呈上升趋势;(3)脲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全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不同海拔高度表层土壤理化性状各指标、酶活性均存在差异性,且土壤理化性状与酶活性之间相互影响。

  • 李文烨, 叶金鹏, 郭小平, 林雅超, 薛东明, 李国旗, 杨帆, 张伟, 顾清敏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宁东煤炭基地现有技术存在许多生态问题,如技术体系不完善、工程效果差、推广价值低、缺乏监测和评价等。本研究在筛选和整合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建造了14个生态恢复地块。14个区由2组重复试验组成,每组包括6种技术模式和CK(未采取任何措施)处理组成。6种技术模式包括生态袋、生态棒、铁丝石笼、砾石沙障、活体沙障和麦草沙障模式,观测区建设在宁东羊场湾排矸场,选择累积降雨量、降雨强度、径流量、侵蚀量、丰富度、覆盖率、生物量和植被类型这8个关键监测指标进行植被生长观测和数据收集。此外,利用TOPSIS法对6种生态恢复模式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麦草沙障模式区植被恢复效果最好,覆盖率为45%,丰富度为1.23,地上生物量为0.60 kg m-2,其监测结果分别比对照组高45.16%、43.02%、71.43%。砾石沙障模式的径流和产沙量最小,其总侵蚀量为133.46 g m-2,仅为对照组的26.80%,径流量为863.32 cm3 m-2,比对照组少50.00%。TOPSIS结果显示,6种技术模式从最佳到最差依次为活体沙障模式、砾石沙障模式、铁丝石笼模式、麦草沙障模式、生态棒模式和生态袋模式。活体沙障模式的综合生态修复效果最好。

  • 薛心悦, 郭小平, 薛东明, 马原, 杨帆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植被覆盖度是地表植被的重要指示性指标,对营建植被恢复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植被覆盖度相关研究中,针对提取方法的研究引起了众多关注。研究表明,植被覆盖度提取方法普适性较差,而现有的相关研究多是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农用、林用地上,在植被稀疏且以灌草为主的干旱区较为稀缺。为了探究不同方法在西北干旱荒漠低扰动区估测植被覆盖度的精度及适用性,本文基于GF-2多光谱-全色融合影像,提取能有效排除土壤、气象等信息以获取纯净植被信息的6种植被指数(NDVI、SAVI、MSAVI、ARVI、EVI、MVI),分别建立以单一植被指数为自变量的像元二分模型和以多种植被指数为自变量的参数回归模型(岭回归、主成分回归)及非参数回归模型(随机森林回归)。并引入SSE、R2RMSE三个统计量验证模型精度及五折交叉验证法探测模型是否存在过拟合现象。经过这些方法筛选模型后,应用所选模型反演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结果表明:(1)多种模型中,EVI指数构建的像元二分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更适用于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提取。在应用两模型对整个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进行反演后结果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2)像元二分模型中的纯裸土、植被像元数值(VISoil和VIVeg)的取值会明显影响模型精度,在实际研究中不应当盲目采用经验值。(3)植被覆盖结果与研究区山脉轮廓近似,表明盖度分布可能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大,考虑可以将这一方面内容引入到后续的研究中。

  • 林雅超, 冯昶栋, 郭小平, 罗超, 李文烨, 薛国连, 张伟, 杨帆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表土资源是矿区生态修复的重要资源,但在实际工程中剥离的表土不能立即用于生态修复,而表土在干旱地区经过一定时期贮存后的变化情况尚不明确,使得矿区后期利用表土进行生态恢复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研究表土堆存方式对种子库中种子密度及表土养分含量的影响,可为荒漠地区煤矿损毁土地植被重建提供技术依据以及生态修复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本研究分别用圆台堆体(以下简称为YT)及立方体吨袋(以下简称为DD)两种堆存方式保存混合均匀的表土资源,分析不同表土堆存方式下的土壤种子库损耗及土壤养分损耗情况。在两种堆存模式下,堆体表层的土壤种子密度损耗最大,其损耗率在79.30%-83.65%。在同一取样位置,土壤种子密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相比于种子密度的变化,土壤养分损失较少,损失率在8.92%-16.62%之间。(1)两种堆存模式中,堆体表层土壤的种子密度损耗均最大;随着土层的增加,土壤种子密度显著增加(P<0.05)。同时,两种堆存模式下种子的整体损耗情况并无明显差异;在保存过程中,灌木种子在堆体内部的损耗情况最为严重。(2)吨袋堆存模式的养分保存效果优于圆台堆存模式,且堆体表层土壤养分损耗最大,其他土层土壤养分损耗较低。

  • 范施琦, 张盼月, 杨建英, 白玮杰, 麻文章, 张犇, 李佳静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本研究以西北干旱荒漠区东部的内蒙古乌海市和宁夏灵武市为研究区,在人工绿地上选取6类土壤剖面以研究其盐渍化特征,即均质砂土(A)、均质壤土(B)、上砂下壤(C)、上壤下砂(D)、夹层型(E)(壤-砂-壤(E1)、壤-粉-壤(E2)、砂-壤-砂-壤(E3))和上壤下石(石块)(F)。此外,采用冗余分析(RDA)的方法分析灌溉因子、土壤物理因子和土层深度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层土壤的全盐量(TS)介于115.5-4945.5 mg kg-1,A、B、C、D、E和F类剖面分别有6.7%、26.7%、6.7%、20.0%、33.3%和40.0%的土层达到轻度盐化,D、E和F类剖面分别有13.3%、20.0%和20.0%的土层达到中度盐化,F类剖面有40.0%土层达到重度盐化。A、B、D和F类剖面以表聚型为主,C类剖面为底聚型,E类剖面中的剖面E1和E2为底聚型,E3为表聚型;(2)土壤pH介于7.49-9.31,钠吸附比(SAR)介于0.67-15.28;(3)RDA分析结果显示,前两个排序轴反映了74.0%以上的土壤盐渍化特征,能清楚地表明土壤盐渍化指标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粉粒含量、灌溉频率、黏粒含量、灌溉定额、灌溉频率和土层深度分别是剖面A、B、C、D、E和F土壤盐渍化的最大影响因子,土壤含水率与土壤盐分具有极显著的共空间特性(P<0.01)。

  • 姚晶晶, 张成梁, 韩爽, 刘梦帆, 王妍, 曹文博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克服直播造林和植苗造林这2种最常用的矿区植被恢复方法的缺点,本文提出了芽苗的方式,并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生态修复基地的9个5 m×1 m的小区中开展试验。借助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等手段研究3种育苗方式(直播、植苗和芽苗)和坡向(西、西南和南)条件下国槐种子的萌发、苗木的存活率和生长状况以及根系特征,以评价不同育苗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1)植苗造林和芽苗可促使国槐种子萌发和生长,移植前的发芽率和株高分别为70.58%和9.97 cm,分别是直播造林的1.48倍和1.53倍。(2)相同坡度下,移植后芽苗的存活率、苗木高度和根系生物量均显著高于直播造林和植苗造林(P<0.05);试验结束后,存活率最大的是坡向为西的芽苗(88.33%),苗木高度和根系生物量的最高值均取自坡向为南的芽苗,分别为158 cm和131.5 g。(3)育苗方式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最为显著,且随着时间不断增长,其中2020年对苗木高度和生长速率的效应量分别为0.290和0.199。综上所述,芽苗可以结合直播造林和植苗造林优势的同时克服其劣势,是一种更好的植被恢复方法。

  • 李宛盈, 郭跃, 乌日娜, 曹琪琪, 丁国栋, 肖辉杰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于2009年5月至10月采用液流测量系统对沙木蓼的茎干液流变化及其周围的环境因子进行观测。研究表明,6月份树干液流速率最大,白天液流受气象条件影响显著。液流速率与茎粗有关,直径较大的茎比直径较小的茎液流速率高。小于1 m深度土壤水分对液流速率的影响不显著;这可能与植物从深层土壤吸收水分有关。此外,在蒸腾作用和液流增加之间还观察到30-130 min的时滞。这些时间滞后与茎的大小和水分条件有关。通过观察,在晴天时,夜间液流/白天液流的值在0.1-0.4之间变化,但是在雨天时会出现比值大于1.0的情况,说明在雨天时,夜间液流会大于白天液流,造成了显著的水分损失。环境因子对液流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太阳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分别在白天和夜间对液流速率的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