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3年, 1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5-30
      

  • 全选
    |
  • 刘青青, 虞虎, 张鹏飞, 罗庆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科学识别城市建成区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2000-2015年中国城市PM2.5浓度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中国城市PM2.5浓度呈倒“L”型增长,而PM2.5浓度高的城市具有大规模集聚的特征,城市群即是PM2.5浓度高的城市聚集区,受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城市形态因素共同作用。在2000-2005年,中国城市PM2.5年平均浓度从31.19 μg m-3增加到46.00 μg m-3,河北、山东、河南交汇地区出现小规模高浓度集聚。在2005-2010年、2010-2015年两个阶段,城市PM2.5浓度年平均增长率放缓,2010年为47.67 μg m-3,2015年为48.72 μg m-3。高浓度集聚区域不断扩大,在2010年扩张至京津冀、长江中部、长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研究期末已经扩大至整个华北平原、哈长地区。

  • 朱美峰, 韩泽宇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0-2018年全国30个省份(港澳台、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能源效率及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在不同区域对碳排放均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区域的抑制强度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规律;产业结构合理化在不同区域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差异较大,在中西部地区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在东部地区抑制作用不显著;各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均较为显著,抑制强度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规律。进一步通过中介检验发现,不同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在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的作用中具有部分和完全中介效应,能够促进和加强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因此,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全要素能源效率是促进碳减排的有效手段,但单独依赖产业结构升级的碳减排效果并不理想,需与提升全要素能源效率相结合才会对碳减排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 万永坤, 赵小靓, 海茹欣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经济中的碳强度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脱碳和绿色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主要趋势之一,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提出碳中和目标。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因此,在当前俄乌战争和俄经济、金融受到外生冲击的国际形势下,研究俄罗斯的碳排放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全球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俄罗斯碳强度居高不下,这可能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实际投资水平下降、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油气产业、2014年以来俄罗斯经济受到外部冲击及其他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旨在确定2014至2018年俄罗斯经济和金融部门受到外部冲击期间的碳强度变化趋势,并解释其原因。首先,运用合成控制法检验2014年以来俄罗斯碳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2014年以来,俄罗斯碳强度显著增加;其次,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模型进行影响机制检验得出,2014年以来,俄罗斯产业结构并未得到积极改善,反而加重了对资源产业的依赖,进而提高了碳排放。结合尾部效应分析发现,近年来,俄罗斯面临重大经济压力,其碳强度在短期内不可能恢复到2014年前的状态。

  • Vishwambhar Prasad SATI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了印度中部喜马拉雅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对生计可持续性的评估和支付。本文数据收集自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主要和次要来源——有形商品和无形服务。生态系统服务与高地(提供者)和低地(受益者)相互关联,并为广大人口提供生计支持。该区森林覆盖了约63%的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同时水资源也很丰富,恒河及其支流满足了全国约42%的用水需求,并且水力发电约为30000 MW。由于环境清洁无污染,环境可持续性指数较高。尽管耕地仅占18%,但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当高,这里生长着多种作物品种。然而,由于地形崎岖、偏远和不利的环境,高地人民无法以最佳方式利用这些生物多样性资源。高地人民贫穷,面临严重的营养不良和粮食短缺问题。因此可以考虑对有形和无形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估价,并进行支付。对下游群众使用的无形资源进行征税,向上游群众发放绿色红利。

  • 邹泽铎, 游谋, 赵威, 付灿芳, 张文文, 何志啸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新乡市2010-2020年各类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动态度、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新乡市“三生”空间的数量结构变化、相互转化、景观格局特征,并对影响特征变化的驱动因子展开分析,揭示“三生”空间变化的规律及当前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新乡市“三生”空间的变化明显加快,整体表现为生产空间持续减少,生活空间不断增加,生态空间变化较为稳定;(2)在空间转移特征上,生态空间主要向生产空间转化,生产空间主要向生活空间转化;(3)在景观格局特征方面,新乡市景观类型在组分上呈多样化的趋势;(4)新乡市“三生”空间分异受到社会经济因子和自然因子的综合作用。根据实证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新乡市“三生”空间利用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而且也可以为黄河流域各地级市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借鉴。

  • 宋茜, 何永涛, 黄凤荣, 李猛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藏北地区平均海拔4500 m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屋脊”,同时也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主体,但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明显,部分区域出现退化趋势。2009年我国开始实施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旨在恢复和保育高原的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而水源涵养是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服务功能之一,工程实施以来,藏北草地的水源涵养功能如何变化、生态工程的效益如何?本文基于InVEST模型评估了2000-2020年生态工程前后藏北草地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量化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其中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藏北各类型草地的水源涵养能力虽然差异较大,但工程实施后水源涵养的功能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产水量比工程实施前增加10.07%,水源涵养服务上升8.86%。其中高寒草甸区的水源涵养变化速率增长最大,由工程前的-1.84 mm yr-1 转变为工程后的2.24 mm yr-1;其次是高寒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在工程的影响下水源涵养功能下降的速率明显减缓。(2)气候变化仍是藏北草地水源涵养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但生态工程对藏北各类高寒草地水源涵养功能变化的作用明显,在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区分别达到了13.99%、8.75%、3.71%,有效地促进了藏北草地的水源涵养功能的改善。

  • 柳亚琴, 李敏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市场激励为导向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采用熵值法构建六个维度指标全面刻画城市韧性水平,进而利用双重差分法和调节效应模型考察了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城市韧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高达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低韧性水平,2007年排污权交易试点政策显著增强了城市韧性且效果逐年提升,节能减排效果、市场化水平以及创新活力是城市韧性提升的重要机制。此外,城市自身的绿色发展程度越低,排污权交易制度对城市韧性的提升效应越显著;对资源型城市而言,城市韧性的增强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成长型、再生型、成熟型和衰退型。提升城市韧性水平需要依据地区禀赋差异,释放区域协调向纵深化发展政策红利。研究结论可为深化环境治理市场化改革和促进韧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参考。

  • 程永生, 张德元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淮河流域经济是典型的大流域经济之一,推动其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战略选择,对于新时代区域乃至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价值。基于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从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特殊性与实践特征出发,以2003-2018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改进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法及面板Tobit模型,考察分析其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与提升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总体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1.4824,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阶段性波动明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流域内的下、中游城市,具有“双核引领”的空间集聚特征,而上游城市始终处于“低水平稳定增长陷阱”阶段;超变密度是引致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人均产出、对外开放、人力资本和政府干预驱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上、中、下游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驱动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性。探究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发展现状及其演进规律,对于分析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提升路径、促进淮河全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王景升, 曹凯丽, 刘杰, 赵彦哲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印加孔雀草原产于南美洲温带草原和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1990年在我国北京植物园首次发现。1994年白玛达瓦从印度北部山区将其作为藏药引种至米林县卧龙镇岗江村自家庭院内。2010年前后学者发现印加孔雀草在我国多地入侵并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印加孔雀草种子质量小、颗粒多、具芒刺,易于传播,种子发芽率高,繁殖投资占比20%;植株耐贫瘠,抗干旱,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气候和强光照条件;叶、花中富含芳香物质,可用于药用、食品、调味、保健、化妆品等;根系中的噻吩和精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杀菌、驱虫、灭蚊蝇等效果,对本地物种化感作用明显。印加孔雀草的生物、生态学特征为其种群扩散奠定了物质基础。建议:根据藏族民俗,最好采用物理方法或生物防控技术进行生态防治;加强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引导其在藏传佛教用品中发挥经济效益。

  • 牛文涛, 申清辉, 徐真真, 尚雯雯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对于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的大型城市。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象郑州市为例,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效益系统分析框架与城市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本文揭示了快速扩张型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益系统演化规律、子系统间的动态耦合协调关系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逻辑。研究发现:郑州市土地利用效益系统逐步从生态环境效益偏好型(1998-2005年)向社会经济效益偏好型(2006-2019年)进行转变,并呈现典型的“倒U型”演化特征。伴随这一演化过程,郑州市的城市空间快速增长了461 km2。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分析显示,郑州市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幅度最大的是草地、耕地、林地以及水域等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其在22年间不断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并成为郑州市城市空间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系统特征和子系统间耦合协调关系演化态势,主动实施差异化的城市土地利用策略,同时积极把握城市增长边界划定契机,持续推进城市发展转型升级和生态城市建设。

  • 薛智超, 甄霖, 闫慧敏, 胡云峰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探索影响农户撂荒的因素,是针对性地开展生态脆弱地区土地管理政策调整的基础。本研究选取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地貌类型的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评估框架、关键人物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多利益相关者角度开展调研,并结合长时序农户调研统计数据,从多时空维度对影响农民撂荒决策的潜在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在社会维度中,对撂荒决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邻居的影响,这是偏远地区农民的从众心理和撂荒地对周边农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2)经济维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地生产力、种植成本和粮食价格等。(3)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道路可达性、坡度和地形起伏等,其中丘陵山区农户对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为敏感。本研究描绘了黄土丘陵沟壑地区耕地撂荒与区域利益相关者交互响应的综合画像,为探索遏制撂荒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路径提供了参考,并为进一步开展撂荒行为的空间变化模拟与管理决策支持奠定了基础。

  • 梁友嘉, 刘丽珺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中国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实施,黄土高原未来的城市增长将进一步快速发展。然而,区域尺度城市增长的时空动态模拟研究还很有限。基于历史土地利用数据和SLEUTH模型模拟,得到1995-2050年1-km分辨率的城市覆盖数据,并利用指标化空间制图方法发展了一种城市增长量化与制图的集成分析方法。在黄土高原的研究表明:城市发展政策、自然环境和行政职能影响了不同等级城市的城市增长速度和空间格局;15个地级市和省会城市在2050年的总面积大约是1995年的8.12倍,1995-2015年和2015-2050年城市总体增长率分别为5.97%和3.2%;总体而言,1995-2015年的城市增长模式主要是跨越式增长,21世纪30年代以后,边缘增长模式将成为城市增长的主导模式,内生型增长模式仅对兰州、西宁等个别河谷型城市发展具有贡献作用。基于高分辨率地图集的多层次城市增长时空变化分析可为区域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城市管理提供重要信息。

  • 孙丽娜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耕地资源保护利用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本文以吉林省为研究区,以1980、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遥感影像及统计数据为数据源,采用转移矩阵模型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研究区耕地利用变化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及耕地压力指数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1980-2015年间耕地数量从701.88×104 ha增加到762.82×104 ha,人均耕地面积从0.1524 ha增加到0.1707 ha,耕地压力指数从0.7922 增加到0.7953;在空间尺度上,1980年及1990年吉林省耕地压力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1995年集中在南部和东部地区,2000年集中在西南和东部地区,2005年集中在南部和东南地区,2010年和2015年集中在南部、东南部及中心地区。耕地压力变化的方向主要从吉林省的西北部向东南部转移。

  • 杨瑾, 史明昌, 杨建英, 程复, 于红凤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光学遥感穿透性差,不能穿透林冠层识别林下植被,基于单一光学遥感提取的植被覆盖度,难以反映林下植被信息,从而无法为土壤侵蚀评价提供有效植被覆盖因子。针对此问题,本文以白洋淀-大清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数据,探究不同光子点分类下光子计数ICESat-2/ATLAS植被覆盖度采样的能力,并实现了研究区内星地协同植被覆盖度采样。在此基础上,联合Sentinel-2和Sentinel-1以及DEM等多源数据,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方法实现植被覆盖度反演,并与传统常用的NDVI像元二分法提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NDVI像元二分法提取的反演结果,利用本研究中构建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估算的植被覆盖度精度更高,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茂密森林的林下植被进行监测,避免了光学遥感存在的林下植被信号缺失的问题。在0.05、0.1和0.15不同的植被覆盖度误差容忍范围内,精度分别提升-4.1%、5.3%和9.4%,分别达到55.6%、71.1%和94.3%。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评估Shivapuri-Nagarjun 国家公园(SNNP)人与动物冲突事件较多的10个缓冲区居民组(BZUG)的三个不同社区的居民对救济基金计划的态度。通过对家庭的半结构化问卷调查,研究了居民态度的差异及其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教育、经济状况、作物损害的数量对现行救济计划的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共调查了162个住户,获得有效调查问卷153份,占研究区377个住户总数的40.5%,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了调查。居民对救济计划的态度分为三个级别(积极、消极或中性)(卡方检验用于确定居民的态度和救济计划是否具有依赖性)。本研究中卡方被用来确定不同社会经济因素的依赖性以及人们对救济计划的态度。结果显示,56%的受访者对救济计划不满意(持消极态度),26%持中立态度,只有18%持积极态度(满意)。对研究区平均101美元的作物损失,仅提供了41.93美元的救济金。同样,对每只124美元的牲畜(山羊)损失救济金额只有73美元。由于补偿款不足和支付延迟,救济基金计划未能使居民的满意度发生变化。因此,建议定期修订救济准则,以解决救济款不足和延迟的问题。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野生动物损害救济计划及其成本效益和适当措施,以弥补该计划的缺陷。

  • 彭晓旭, 孙亚宽, 陈颖, 时坤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大型食草动物的食物组成和偏好,不仅有助于理解大型食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评估种群的生存能力及其栖息地质量。本研究于旱季(2-4月)在中国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以确定该地区的一个亚洲象小种群的觅食偏好。通过样线调查和相机陷阱调查,我们观察记录到大象采食了31 种植物。通过对野外收集到的亚洲象粪便样本中的rbcL 基因进行第二代测序,在象粪样本中共发现90 个物种。在所有样本中,科水平上检出率最高的依次为禾本科(Poaceae,47.69%)、桑科(Moraceae,21.25%)和芭蕉科(Musaceae,11.24%),在物种水平检出率大于1%的只有9 种。我们还分析了性别、年龄组和个体之间的食物组成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只在个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项研究为亚洲象的觅食偏好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自然保护区内大象与其栖息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为该地区和国内其他亚洲象分布区的物种保护管理决策提供科技支撑。研究建议,生境恢复和食物源基地建设项目可考虑种植本研究发现的9种丰度较高的核心植物种类,不建议在食物源基地建设中选择大象喜食的农作物,应考虑将种植园转移到相对远离村寨的地区,以减少可能的经济损失。

  • 李颖, 王怡然, 邹统钎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环境条件是影响旅游体验的关键因素。综合评价旅游环境适宜度,对辅助旅游规划决策、有目标地提高旅游环境适宜度、保障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全球热气候指数、降水量、植被指数、大气细颗粒物浓度、紫外线辐射强度等指标,量化温度舒适度、天气影响、植被状况、大气环境、紫外线辐射等,结合AHP-TOPSIS算法对我国旅游环境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3个典型旅游区旅游环境适宜度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旅游环境适宜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华东、华南地区旅游环境适宜度最高,西北内陆地区旅游生态环境适宜度较低。从3个典型旅游区总体来看,珠三角地区旅游环境适宜度最高,其次是长三角地区,京津唐地区旅游生态环境适宜度最低。从3个典型旅游区分别来看,京津唐北部地区、长三角南部地区、珠三角周边地区,更加适宜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PM2.5是京津唐、长三角旅游环境适宜度的限制因素,故而大气环境治理是提高旅游环境适宜度的有效途径。

  • 陶慧, 何玥明, 冉非小, 姜旭, 张盼盼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形式,已成为乡村振兴和旅游业升级的新热点,备受关注。本文基于旅游小城镇的地理坐标,利用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度指数、区位熵等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了武陵山区289个旅游小城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归纳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旅游小城镇的数量因地区而异,旅游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旅游小城镇的分布一般呈现出一定的地理集中度,形成多密度中心和大量的小型聚落;由于交通便利性好,旅游小城镇明显分布在交通路线沿线;不同类型的旅游小城镇有各自的分布类型;旅游小城镇的空间分布是由地理环境、社会因素、旅游资源和文化政策共同决定的。本文通过分析武陵山区旅游小城镇的空间格局特征和影响因素,为探索全球各地旅游小城镇的时空分异规律、构建地区间要素协同机制提供了思路。

  • 王朋薇, 亚吉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长、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资金缺乏的欠发达地区,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生态功能区是中国第一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如何筹集更多的资金来加强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议题。本研究使用条件价值法,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在中国以草原为主要资源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收取资源环境保护费的可行性,确定了保护费的合理金额,以及影响保护费金额的因素。本研究调查对象是即将完成呼伦贝尔旅游的游客,共收集有效问卷567份。研究结果表明:(1)游客愿意支付环境资源保护资金,以游客为主要资金来源筹集保护资金是可行的;(2)呼伦贝尔草原保护费设定为49元较为合理,大多数游客可以接受这个金额,不会对游客数量产生较大影响;(3)游客的社会经济特征、出行特征、游客参与的休闲活动类型均对保护费金额有显著影响。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计算机和手机革命之后,电器和电子垃圾成为对城乡社区的严重威胁。在发展中国家,预防危险暴露和适当管理具有挑战性。将危机转化为机遇的一种方法是从这种废弃电子电气设备(WEEE)中提取金属,这可将废物转化为金属矿石。微生物的参与可以通过一种生态友好的技术方式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伤害,进而增加收益。本文回顾了生物浸出过程中涉及的机制、使用的微生物、用到的方法和限制情况,以及从WEEE中金属的生物浸出过程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

  • 李兆喜, 周丰, 缪驰远, 施坤, 高扬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大气氮沉降急剧增加对内陆水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中国是全球三大氮沉降热点地区之一,为了充分了解氮沉降对中国内陆水体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水污染治理方案,需要清楚地量化内陆水体的氮沉降通量。为此,本文利用LMDZ-OR-INCA模型结合内陆水体面积数据,获得了近三十年中国内陆水体氮沉降数据集,为进一步了解中国内陆水体氮沉降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公开共享该数据集 (https://ecodb.scidb.cn/detail?dataSetId=892431070195089408),并提供在线访问和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