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2年, 1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2-09-30
      

  • 全选
    |
  • 王洋洋, 肖玉, 徐洁, 谢高地, 秦克玉, 刘婧雅, 牛樱楠, 甘爽, 黄孟冬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在区域生态系统防风固沙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RWEQ模型模拟了内蒙古2010年和2015年生态系统防风固沙物质量,通过恢复成本法估算了其价值量,分析了内蒙古各盟市以及各生态系统防风固沙物质量和价值量变化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2015年内蒙古防风固沙物质量和价值量总量分别为73.87亿t和738.66亿元,相比于2010年共减少了4.61亿t和46.16亿元。在各盟市中,锡林郭勒盟防风固沙总量最高,2015年达18.65亿t,乌海市最少,呼伦贝尔市防风固沙总量增长幅度最大,达4.37亿t;在各生态系统中草地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总量最高,占比在55%以上,但总量降低了1.05亿t,森林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增长量最高,达0.19亿t。结合生态系统变化及造林实施情况分析,发现造林等工程的投入实施通过增加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等有效增加了防风固沙物质量,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沙漠化土地的增加造成了内蒙古防风固沙量的显著降低。

  • 魏云洁, 甄霖, 杜秉贞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经济发展和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给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为避免、减少和扭转荒漠化,帮助改善当地居民生计,加强抗灾能力,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和相关机构研发出了一系列技术体系和技术模式,对生态脆弱区退化生态系统展开了全面的治理和恢复。然而,部分已有研究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优良技术的筛选和推广应用及对技术需求的评估,造成了资金和人力的浪费和损失。文章旨在刻画荒漠化治理技术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识别并评估主要生态技术。数据来源包括国际组织数据库、中国知网、其他文献报告以及机构和专家调查问卷。文章识别了人类防治荒漠化的治理和恢复技术及模式,总结不同自然条件下荒漠化治理技术的三阶段演化规律和趋势,自然灾害、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技术发展驱动技术演变。识别并划分了生物、工程、农作和管理4类不同作用原理的荒漠化治理技术及模式。最后从难度、成熟度、有效性、适宜性和推广潜力等5个维度开展技术评价。研究为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干旱区资源,提高生态技术应用效果以及促进优良技术的输出和引进提供参考。

  • 洪梦梦, 王卷乐, 韩保民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湿润-半湿润土壤盐渍化的典型地区,其盐渍化现象已严重影响当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研究利用Landsat 8 OIL多光谱影像,运用ENVI、ArcGIS等软件提取研究区内的7个相关地表特征参量并将其两两组合,构建特征空间模型,选取其中拟合度较高的8个特征空间模型,结合喜盐植被对其进行精度分析并筛选出精度最高的模型形成盐渍化反演图。结果表明:2015年Albedo-SI模型的适用性最高,精度为75%;2020年NSNM模型的适用性最高,精度为67.5%。研究结果显示:(1)黄河三角洲盐渍化总体面积呈轻微上升趋势,由2015年的4244 km2上升至2020年的4629 km2,但其盐渍化程度显著下降,盐土及重度盐渍化面积减少;(2)盐渍化减轻地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及水稻面积增多地区,盐渍化加重地区为湿地及部分沿海地区;(3)“渤海粮仓”计划的实施、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绿化改造等人类活动、黄河泥沙含量减少造成的海水倒灌等因素均对区域盐渍化分布造成影响;(4)特征空间方法对盐渍化监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在更多湿润-半湿润地区推广。

  • 管梦鸾, 张强, 王宝良, 张惠远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从产生、传递到使用的全过程,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状况,对于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和资源有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泾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了水供给服务空间流动模型,基于SWAT模型、INVEST模型和ArcGIS等软件融合多源数据分析了2000-2015年泾河流域水供给服务供给与需求的时空分布格局、供需空间匹配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子流域尺度探索了水供给服务的流动规律(流转路径),明确了流域供给区与受益区的空间范围。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泾河流域水资源供给量、需求量总体均呈增加趋势。(2)从县级尺度上看,2000-2015年泾河流域水资源供给服务供需平衡状况总体达标,但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各县中心城区的供需比较低,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3)从流域尺度上看,2000-2015年泾河流域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匹配格局整体呈波动下降态势,2015年60%以上的子流域的供需比均呈现降低的态势,供给不足的面积占比较2000年增加了55.7%。(4)泾河流域水资源供给服务的供给区分布在流域上游,受益区分别为华亭县、崇信县、永寿县、淳化县、乾县、礼泉县、秦都区等中下游地区。

  • 窦红涛, 齐亚楠, 李海萍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退化是当前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深刻影响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拉市海流域为研究案例,利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模拟该区域的潜在植被,并将其作为区域生态退化的参考系统,进而分析该区域的实际退化程度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拉市海流域强人类干扰集中在拉市海坝子内,影响因子主要是道路、居民点和耕地;(2)除湖泊外,拉市海存在8种潜在植被类型,其中常绿针叶林为绝对优势群落,其他7种分别是温性草甸、草丛、滩地、常绿阔叶灌木林、落叶阔叶灌木林、温性草原和高寒草原;(3)高程和土壤平均磷含量对多种植被的潜在分布影响显著,不同的植被类型,对于环境因子具有不同的敏感性;(4)整体上,流域生态退化程度较轻,其中未退化区域占比近半数,轻度退化面积约占1/4,中度退化区集中分布在强人类干扰区,占18.64%;重度退化较少发生,面积仅占全流域面积的3.17%。

  • 王超, 汤益先, 段伟, 王京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合理开发和管理自然资源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地面沉降作为目前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地质灾害,其与人类活动有着紧密的关系,如地下水开采,基础设施开发导致的施工超载等。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出现了显著的地面沉降现象,与此同时,拉合尔也正在经历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密度急剧增加、大规模城市建设和地下水开采,通过分析拉合尔地面沉降的不同空间模式与人类活动的对应关系,将有助于合理规划拉合尔城市的发展。本文利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SI)技术对拉合尔2018年8月-2019年8月的Sentinel-1数据进行InSAR处理,获取了该城市的地表形变速率为-114-15毫米/年,并结合拉合尔的土地覆盖图、交通网络和水道、土壤类型、人口密度和现场点数据,分析各种因素在地面抬升或沉降发生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沉降与各种参数(如地下水抽取和地下水位降低、土壤类型变化、土地覆盖变化、地表水通道和人口密度)之间建立了很强的相关性,其中拉合尔中部人口密集,地下水开采严重,使其成为该地区沉降最为严重的区域,而在拉维河附近人口较少的农村地区,由于通过运河系统,地下水得到河流补给,观察到了地表抬升。

  • 贾蒙蒙, 甄霖, 张昌顺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食物资源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因此探究食物资源利用及其结构演变规律很有意义,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本研究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银行,采用能值法对乌兹别克斯坦自1992至2019年间的食物消费变化及其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得到以下两点结论:(1)国家食物消费呈现持续增加态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主要包括低速反复阶段、快速提升阶段和高水平发展阶段。动物性食物消费变化较植物性食物更加显著;(2)人均食物年消费量变化同国家食物消费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人均食物年消费中,动物性食物消费占比一般比植物性食物占比高出2倍。当前乌兹别克斯坦居民食物消费主要是谷物和肉类相结合,其中谷物消费以小麦为主,肉类消费中以牛肉为主。此外,水果和蔬菜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多。随着人口进一步增加,食物多样性需求将更加强烈。当前,采取可持续性的措施以满足新的食物消费需求并保护资源和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 许少辉, 董丽萍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ArcGIS对云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研究,结合传统村落的当地实际情况,探讨与其特点相适应的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云南省传统村落呈现出非均衡聚集分布的空间结构特点,主要聚集分布于滇西北、滇西和滇南等海拔较高的市州区域,其中保山市的传统村落分布密度最高,为66.33个/万km2;其次是大理州和红河州,传统村落密度分别为44.13个/万km2和37.66个/万km2。(2)影响云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结构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历史因素和交通运输因素。其中,云南省垂直落差较大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客观上孕育了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千百年来世代传承延续的农耕文明历史奠定了辉煌灿烂的传统村落人文基础,高海拔地带较为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在客观上延缓了城镇化和工业化对于传统村落的破坏。综上,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云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3)根据云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规律,探索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传统村落旅游活化路径,根据各地传统村落资源禀赋特征的不同进行差异化发展,即分别发展农业旅游、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等活化模式。

  • 乔添, 徐增让, 魏子谦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藏野驴作为羌塘高原草食性野生动物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数量显著增加。计算羌塘高原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分布和种群规模,有利于制定羌塘高原野生动物保护规划,协调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矛盾。根据藏野驴栖息地分布的可能性和环境因素,采用样线调查法和随机森林模型计算了羌塘高原改则县的藏野驴数量,并对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校正和分析。结果表明,羌塘高原改则县藏野驴适生环境为海拔4400-4600 m,距河流350-400 m,最暖季节的平均温度为10-12 ℃。栖息地的植被类型一般为温带丛生矮禾草、矮半灌木荒漠草原、高山禾草、苔草草原、高寒垫状矮半灌木荒漠等。利用三年青藏第二次科学考察样线调查的数据,对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校正,得出了改则县各地区藏野驴的规模,改则镇、先遣乡、古姆乡、察布乡、麻米乡、物玛乡和洞措乡的藏野驴数量分别为855、3458、2358、1453、743、943和647头。通过研究藏野驴的环境偏好,结合样线调查结果数据进行分析,随机森林模型可以较为准确估算出羌塘高原改则县的藏野驴规模。

  • 张昌顺, 刘春兰, 甄霖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基于FAOSTAT数据库中尼泊尔林业数据和食物消费数据,采用实物量核算方法,依据生物产品生产性土地类型归类,研究了尼泊尔农田、森林、草地、水域及综合生态系统的消费水平、结构及生态服务消费模式的动态变化,揭示了尼泊尔生态服务消费模式演变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8年尼泊尔农田、森林、草地、水域及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消费总量平均分别为7.26 Tg yr-1、6.38 Tg yr-1、1.10 Tg yr-1、0.02 Tg yr-1和14.76 Tg yr-1,均呈现波动增长态势;除年人均森林消费量波动降低外,其余生态系统和综合生态系统年人均消费量均波动增加,且增速持续增大。1961-2018年尼泊尔生态服务消费可分为1961-1984、1985-2007和2008-2018年三个时期,生态服务消费模式依次为“木-谷-奶”模式、“木-谷-蔬-根-奶-糖”模式和“木-谷-蔬-根-糖-果-奶”模式。驱动因素分析表明,生态系统供给能力(生产能力、进口能力和出口能力)和社会经济因子(人口密度、人均GDP、宗教信仰)是影响尼泊尔生态服务消费模式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尽管尼泊尔膳食结构有明显改善,但离平衡膳食标准还有较大差距,尼泊尔应加大水果、肉、蛋、奶及水产的供给能力。本研究可为中国援助尼泊尔民生改善项目制订提供数据支撑。

  • 林裕梅, 朱付欣, 李文君, 刘晓娜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气候是影响区域宜居性的一个重要自然因素。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深刻影响着区域人口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西藏地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地区的气候适宜性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基于多年平均气候数据计算了西藏地区的温湿指数,定量分析了人口分布与温湿指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西藏地区气候适宜性分区标准;最后评价了西藏地区的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西藏东南部地区年均温度相对较高,人口分布相对密集;年均相对湿度整体上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西藏气候适宜地区(包括高度适宜地区、比较适宜地区和一般适宜地区)面积占比仅为7.90%,人口数量比重超过40%。气候临界适宜地区面积占比为37.81%,人口占比为48.24%。气候不适宜地区广泛分布于各地市,面积占比为54.29%,人口占比为11.33%。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指导西藏地区人口的合理分布以及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 朱劲, 潘影, 赵忠旭, 李振男, 武俊喜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精准扶贫战略的重大举措——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在“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成功搬迁贫困人口近1000万人。本文基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利用西藏易地扶贫的迁入村白郎村的农牧户调研数据,建立了面向农牧户生计和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生活水平、生计资产、生计策略三个方面定量分析不同农牧户群体生计在搬迁前后发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搬迁有助于提高农牧户的生活水平,使生计策略类型丰富;随着搬迁年限的增加,农牧户生活水平稳步上升,尤其在消除贫困方面(SDG1)提升接近100%。搬迁影响搬迁群体的生计策略的选择,搬迁前的纯农户在搬迁后选择了更多元的生计策略方式,并且全村的非农工作比例(SDG8)上升。从村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指标稳定增长,同时对原住民生计影响较小。结果表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这个地区初步实施较为成功,主要归因于迁入村自然条件较好,政府对搬迁群众进行了物资以及工作方面的扶持。本研究能为后续提高村落可持续性、提高村民生计水平提供政策优化的方向。

  • 肖玉, 甘爽, 黄孟冬, 刘佳, 毛慧, 张昌顺, 秦克玉, 谢高地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以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本研究以北京市城市区域为例,基于城市绿地空间分布数据和遥感数据,分析了2000-2020年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以及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并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北京城市绿地建设成效较为显著,绿地面积增加了77.41%,主要由耕地和建设用地转变而来。(2)2000-2020年北京城市绿地滞尘量、吸收SO2量、吸收NO2量、降温增湿量、固碳释氧量和暴雨缓排量总体上均呈持续增加的趋势。(3)城市绿地景观变化与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关系密切,斑块总面积与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性最高,除暴雨缓排外,斑块总面积与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85。研究结果可以为优化北京绿地、更大程度发挥绿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提供理论指导,为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汪丁, 王新, 郝海广, 林达义, 肖睿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农户生计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反映人地关系的重要表征。合理恰当的农户生计策略既能满足人类福祉需求,也能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学术界围绕农户生计变化、驱动机制及其生态效应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关于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还存在较多争议问题。本文在搜集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辨析了农户生计的转型机制及生态效应的已有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探究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发现农户生计的选择受到自然因素、主观意愿和社会政策三方面影响,而农户生计的转型改变了生产、消费、资源利用方式,进而影响着自然生态系统演化过程。文章建立了农户生计转型机制及其生态效应研究框架,最后提出了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1)探究农户生计转型驱动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农户生计选择产生影响;(2)结合农户生计转型的驱动因子和生态效应,提出农户生计需求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双向可持续策略。

  • 黄孟冬, 肖玉, 徐洁, 刘婧雅, 王洋洋, 甘爽, 吕世轩, 谢高地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空间流动研究是连接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人类福祉的关键环节。理解生态系统服务产生、流动、使用的全部过程,准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状况,建立供给与需求之间双向反馈关系,对于科学管理生态系统和保障区域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大量相关文献,本文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角度出发,归纳了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需求的概念和评估方法,阐述了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两个主要驱动力对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的影响。系统梳理了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目前研究在文化服务的量化、生态系统服务流动动态研究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的驱动机制研究方面存在不足,提出明确生态系统服务驱动机制和转移过程、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不同时空尺度之间的相互转换,是未来将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更好地用于实践的重要方法。

  • 程锦红, 李姝晓, 王峥, 程占红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文化的低碳属性与低碳旅游的节能减排理念不谋而合,辨析公众对二者的认知差异,对实现旅游业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识别出生态文化的自然观、平等观与生态观,以及低碳旅游的认知和参与意愿。其次,利用K均值聚类法将所有样本分为充分型、较充分型、一般型和较差型四类生态文化认知群体。第三,利用ANOVA方法检验出不同群体对低碳旅游认知均存在显著差异。最后,重点分析了主要人口统计学特征对低碳旅游认知的影响,得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在部分低碳旅游认知和参与意愿上存在明显差异,尤以受教育程度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群体的认知差异提出了相应策略,研究结论有助于旅游业碳中和愿景的实现。

  • 裴小龙, 韩小龙, 杨瀚文, 高天胜, 张春, 龚伦, 王江玉龙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平台的建设,将为研究各种自然资源的动态变化提供数据支持,有效服务于全球变化下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黑河流域作为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流域,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段,迫切需要在黑河流域开展试点研究。本文依托黑河流域现有观测研究基础,采用融合共建、改建升级和空白添建三种方式,分流域、分级别布设观测台站13个,基本覆盖了黑河流域草原、森林、河流、湖泊、荒漠、湿地、农田等主要地表资源类型,初步构建起黑河流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通过长期、连续、稳定的观测,获取资源间耦合作用过程、变化趋势和速度等关键数据,对提高黑河流域自然资源认知能力、科学管理和战略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其它流域开展自然资源观测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