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Human Activities and Ecosystem
  • Human Activities and Ecosystem
    杜薇, 李悦, 贺佩, 张家琦, 景海超, 聂成, 刘颖慧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半干旱生态系统土壤呼吸(Rs)对氮添加的响应机制仍有待探索。本研究在中国半干旱草原设置不同氮添加水平(0、2、4、8、16、32 g N m-2 yr-1),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湿度、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土壤理化性质与地上生物量等指标,探讨氮添加对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无机氮(IN)的含量,降低了土壤pH值,对地上生物量(ABM)无显著影响。氮添加降低了磷脂脂肪酸(PLFAs)的总量,降低了真菌细菌比(F : B),提高了革兰氏阳性阴性菌比(G+ : G-)。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呼吸,N2、N4、N8、N16和N32 处理下的土壤呼吸分别比对照 N0 变化了-2.58%、14.86%、22.62%、23.97%和19.87%,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氮添加通过降低PLFAs总量和改变微生物组成降低土壤呼吸。氮添加对温度敏感性(Q10)、土壤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的影响均不显著,表明氮添加减轻了土壤碳的损失,且不会改变全球变暖背景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潜力。
  • Human Activities and Ecosystem
    向伶, 高翔, 彭玉辉, 梁婕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通过改变物种生境而影响物种多样性。小白额雁是长江流域中下游的一种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食草型濒危候鸟,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威胁。本文以小白额雁为代表性物种,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中下游候鸟潜在生境及适宜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采用Maxent模型模拟了当前情景和全球环流模型(GCMs)气候场景下小白额雁潜在生境及其适宜性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小白额雁分布特征与其栖息地周边植物分布呈显著相关关系;运用Maxent模型模拟小白额雁六种主要食源植物的分布特征,并将其结果作为环境变量,将显著改善小白额雁潜在生境及其适宜性模型的模拟性能;在两种典型浓度情景(RCP 2.6和RCP 8.5)下,2070年小白额雁潜在生境适宜性面积将下降。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小白额雁的影响,应采取更加合理的管理措施和保护政策,包括调整保护区的大小、形状和用途。
  • Human Activities and Ecosystem
    魏云洁, 甄霖, 杜秉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位于青藏高原的黄河源区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和牧民生计都极为脆弱,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工程以恢复该区的退化草地。2014年青海省实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将研究区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本文旨在识别不同主体功能区采用的草地恢复措施并评估其生态和社会经济影响,以筛选有效的恢复措施。基于195份牧户调查问卷和遥感、统计数据,分析发现3类主体功能区的生态和社会经济特征差异:(1)研究区域应用了5种草地恢复措施;(2)2000—2016年间,重点开发区的草地恢复效果优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3)重点开发区的家庭纯收入最高;(4)重点开发区牧民对于草地保护和退化草地治理的认知和意愿比其他区域更为积极,该区牧民更多采用围栏+灭鼠+人工饲草地+暖棚舍饲措施。根据不同的发展目标,评估不同区域草地恢复措施的效果有助于促进草地可持续利用和理解区域生态承载力。
  • Human Activities and Ecosystem
    YeneayehuFENETAHUN, 徐新文, 尤源, 王永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Yabello牧场是埃塞俄比亚博拉纳的一个半干旱地区的牧场,目前面临着草场退化的严重挑战。植被覆盖的变化、过度放牧和季节性变化极大地影响了Yabello牧场的牧草组成和生物量。本文评估了植被覆盖、放牧和季节对Yabello牧场的牧草组成和生物量的影响。首先采用1 m × 1 m的随机样方进行实验,根据植被覆盖类型和放牧变化选择样点,并对季节影响进行评估。使用SAS统计软件和Microsoft Excel分析牧草组成、牧草高度和质量数据。本研究总共记录了26种草种,其中 Chloris roxburghiana, Chrysopogon aucheriChrysopogon aucheri草种均表现出最高的平均单种覆盖高度和生物量产量。因此,建议将这些草种用于研究区域退化草地的恢复。研究结果还表明,植被覆盖类型、放牧和季节变化是决定牧草种类组成、牧草高度和生物量产量的关键因素。最后,研究结论还认为控制灌木丛植被并平衡放牧水平的可持续管理对于该地区的可持续牧草生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
  • Human Activities and Ecosystem
    MATTHEW W Pearson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识别某一物种受威胁的原因有助于制定最好的物种恢复计划,基于一般概念的恢复计划可能并不适用于某个特定区域或者某个特定物种的恢复。城市扩张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就被认为是威胁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主要人为因素,因此厘清这个威胁过程与受威胁物种的相互作用可以指导物种的恢复工作。在南澳大利亚州,异木麻黄(Allocasuarina robusta)的变化过程为了解该地区过去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本文聚焦于土地利用变化与植物标本数据之间的关系,以了解常见物种和受威胁物种之间的关系。随着物种的进化和对环境的适应,所采取的生物多样性恢复保护措施(包括用于识别未来行动的方法)需要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相适应。同时,不断变化的环境也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并进而给土地管理者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传统的物种恢复技术可以减缓威胁过程,例如补充种植就是有充分依据的做法,但是这种做法的意义可能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自然再生对于种群长期生存至关重要,但是在生命力旺盛的异木麻黄中却并没有发生(自然再生情况)。调查异木麻黄的变化情况旨在探索植物标本数据与土地历史利用之间的关系,以指导未来的物种恢复工作。
  • Resource Economy and Resource Policy
  • Resource Economy and Resource Policy
    秦勤, 孙佑海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环境质量与健康休戚相关,现今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人体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近几年,持续的雾霾天气让大气污染问题成为了社会热议的焦点,对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的同时也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及自然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物质释放到大气层,当达到一定时间和强度时,危害到人类健康、生活、生产等各方面的现象,它对人体主要会造成呼吸系统及肺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危害。国内外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有些低浓度的大气污染都可以引发人体的健康反应。为此,本文以大气污染为例,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为分析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基于Strauss与Corbin的程序化型扎根理论来构建政策分析框架、划定分析单元、编码分类、统计描述、交互分析等,对《大气污染防治法》从基本政策工具与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两个维度进行计量与分析,深入剖析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工具的缺失与冲突。经研究认为,大气质量法制政策和污染控制较多地运用环境型政策工具,生态思维和大气质量更多地运用供给型与环境型政策工具,而社会协调则主要运用环境型政策工具。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指出《大气污染防治法》未来的修正路向,以期为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优化完善提供政策指引与技术支持。
  • Resource Economy and Resource Policy
    李云云, 刘海洋, 王灵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受城市功能定位、旅游消费驱动等因素影响,旅游城市餐饮产业空间布局具有其自身特征。通过对互联网电子地图POI数据的挖掘,并结合ArcGIS最近邻分析、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工具,本文分析了高原旅游城市拉萨市主城区餐饮业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道路交通、旅游资源和人口视角)。研究发现拉萨市主城区餐饮业空间分布总体呈现集聚特征,主要集中在交通发达和旅游资源密集区周边地区;常住人口集聚区域餐饮点同样集中布局,餐饮点密集区与实时人口密集区高度重叠。针对拉萨市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定位和旅游发展,文章进一步提出拉萨市餐饮业空间布局优化措施。
  • Resource Economy and Resource Policy
    朱美峰, 吴青龙, 张华明, 陈战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山西省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省份,历经多年的经济转型发展,空气质量仍长期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对经济转型的效果进行测度,且对空气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阶段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空气质量的非线性影响,这对资源型区域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利用2004-2016年山西省11个省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门限回归模型展开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门限变量下,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空气质量均具有双重门限效应,整体上看山西省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提升能够促进空气质量的改善,改善的效果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因此目前的能源转型升级过程中应着重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以解决空气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 Resource Economy and Resource Policy
    SajidurRAHMAN, 赵军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孟加拉国沿海地区因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灾害较多而归属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约有3500万人生活在这里,他们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盐水入侵、砷和铁等重金属对水源的污染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异常事件加剧了沿海地区特别是西南沿海地区饮用水安全危机。本文以孟加拉国Satkhira地区的沿海Tala upazilas为例开展研究,采用基于GIS的多尺度分析方法来确定未来淡水缺乏解决方案和水源的选择,为此进行了问答式现场调查,收集研究区详细资料,以找到合适的水危机解决方案。基于浅层和深层两个不同含水层的资料(它们是饮用水主要来源的含水层水质),对不同水源的潜力和服务区域、社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用水类型以及相应的水源和用水需求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由于这里的地下水受砷、铁、盐碱污染,地表水又因管理不当而不能充分利用,在研究区及其附近很难找到其他的安全水源。在某些情况下,地表水在风暴潮期间由于高盐水的闪蒸和咸水养殖业的渗漏而遭污染。考虑到各种限制条件并结合现场数据、路网、聚落点位置、需水量等地理空间和社会经济信息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符合社区饮用水需求的潜在水源点的分布位置,并提出了一些预防饮用水水危机和地表水可持续利用的技术措施。
  • Resources and Ecology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 Resources and Ecology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Raju RAI, Basanta PAUDEL, 谷昌军, Narendra Raj KHANAL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甘达基河流域(Gandaki River Basin,GRB)是喜马拉雅中部地区的一部分,该地区栖息着许多珍稀的野生动物。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珍稀保护物种的生境处于危险之中。本研究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运用生物气候、土地覆被和DEM数据,分析各环境要素对棕尾虹雉(Lophophorus impejanus)的生境适宜性的影响,评估棕尾虹雉现在状况和未来栖息地分布的变化。研究表明,目前棕尾虹雉的高度适宜栖息地面积约为749 km2,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郎塘国家公园、马纳斯卢峰自然保护区和安纳布尔纳峰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区内。到2050年,棕尾虹雉的高度适宜栖息地面积将减少至561 km2,主要在流域北部和西北部(即Chhyo,Tatopani,Humde和Chame地区)。未来环境变化的模拟表明,由于适宜栖息地面积的减少,棕尾虹雉面临的生存风险将增加。
  • Resources and Ecology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田原, 查欣洁, 高星, 戴尔阜, 余成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藏林周县是我国大骨节病(KBD)患病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将林周县作为研究区,通过使用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量化分析KBD患病率风险因子的影响,并使用环境化学方法验证空间分析结果。通过对10个潜在影响因子的分析以及对当地KBD患病村和非患病村的土壤-水-粮食-人这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环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林周县KBD由一组多重且交互作用的环境影响因子共同作用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控制因子是地层因子;(2)所有环境介质(土壤、水、谷物)及人体组织中的硒元素浓度在KBD患病区均低于非患病区;(3)当地居民对硒和铬的摄入严重不足,尤其是KBD患病村中居民硒元素平均日摄入量(ADD)大约仅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成人基本摄入量下限的4%;(4)我们推测,当地居民患病主要是由于地层这一影响因子,这是由于通过生态系统的迁移转化导致当地人口严重硒缺乏,最终导致地方性生物地球化学硒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