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刘杏认, 张雷明, 张彩虹, 任建强, 李胜功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大气氮沉降可能会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在氮素缺乏的草地生态系统中,氮素添加是否会增加CO2通量。本研究于2008和2009生长季进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CO2通量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2年的氮素添加并没有显著影响土壤NH4+含量,NO3-含量只是在2009年生长季后期有所增加。高氮处理增加了CO2通量,而低氮处理在2008年抑制了CO2通量,2009年后期增加了CO2通量。而且氮素添加显著增加了地上生物量和根系的生物量。CO2通量与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关系并没有因为氮素的添加而改变,但是氮素添加增加了CO2通量对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敏感性。这些结果表明,在未来大气氮沉降增加的背景下,呼伦贝尔草甸草原CO2通量有可能会增加。

  • 论文
    朱鹤健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2000年至2011年从自然、社会、经济各个角度研究长汀县的生态恢复。该县坐落福建西部,具有中国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脆弱区的广泛代表性。研究着重应用系统论与人地关系和谐论。分析涉及生态恢复的农业资源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内在关联性,以提供“天人合一”策略的科学依据。策略内涵是遵守自然规律,尽力发挥自然再生潜力;操作地面化径流之害为利;调动人的能动性,在土地利用中实现物质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实践这一策略必须在观念、战术和技术上有所转变,并须突破技术瓶颈、空间局限性和体制障碍。

  • 论文
    刘俊伶, 王克, 邹骥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使用投入产出模型,基于最新的GTAP8数据库,分析了2004年和2007年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隐含碳流向、结构及变化,结果显示中国均为隐含碳净出口国。基于LMDI法对隐含碳净出口进一步分解发现,影响中国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隐含碳净出口的因素不同,贸易顺差和排放系数差异是导致中国对发达国家隐含碳净出口的关键因素,行业结构差异和排放系数差异是影响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净出口的关键原因。这与发达国家、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分工密切相关。2004-2007年,中国出口结构逐渐转向高端制造业,生产技术逐渐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未来随着中国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出口结构优化,隐含碳净出口将会下降,贸易对中国碳排放的驱动力会减弱。

  • 论文
    石敏俊, 王宏娟, 谢俊奇, 尚志远, 周丁扬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亟需解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路径问题,文章通过芜湖、广东、重庆三地模式实践研究,探索不同地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路径选择。通过分析三地模式实践安排和利益协调机制的利弊,发现三种模式在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实现土地与资本市场的流动均起到了良好作用,但是利益协调机制的差异导致其适用性不同。广东模式适用于经济发达地区,芜湖模式更适用于中部发展中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则可借鉴重庆模式。由此得出,各地区在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时,因结合区域特点和经济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路径。

  • 论文
    黄崎, 康建成, 黄晨皓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星级酒店发展迅速,近几年星级酒店统计数量在12000家左右,其中高星级酒店数量提升较快。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巨大的能耗与碳排放,但对酒店企业综合能耗测评与评估研究相对滞后。通过对上海等地区酒店长达6年多的第一手综合能耗数据采集,并参照IPCC推荐的国际通用法则和国内相关标准,采用分解分析法,建立了具有酒店行业特征的综合能耗和碳排放测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集的四、五星级酒店中可比单位建筑能耗最高达到73.26 kg ce m-2 y-1,华东某五星级酒店通过节能技改,连续6年年均综合能耗下降4.1%;使可比单位建筑能耗达到小于等于55 kg ce m-2 y-1的先进比拟值。在调研的二、三星级酒店中,大部分酒店的可比单位建筑能耗数值还远高于53 kg ce m-2 y-1的合理值;该类型酒店在我国数量多,具有很大的节能减排潜力;从能耗影响因素分析,统计数据表明,酒店使用电力产生的间接碳排放是第一影响因素;在能源使用结构上,酒店的暖通空调(HVAC)占综合能耗比重最高。本研究对酒店业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具备测评作用,同时为该行业碳足迹的可测、可控和可评估提供了基础性研究。

  • 论文
    李秋颖, 方创琳, 李广东, 任周鹏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青岛市是山东省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增长极,因此,研究其城市扩展与影响因素的过程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非城镇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转换的视角,对青岛市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格局与影响机制进行定量实证分析。采用城市扩展强度指数和城市扩展差异指数分析了青岛市辖区及胶州、即墨、平度、胶南和莱西五个县级市1990年至2008年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格局差异。结合GIS和逻辑回归模型以县域单元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用地扩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高程、坡度、到道路的距离和到市中心的距离对城市扩展有显著负相关作用;而人口和GDP对城市扩展具有正相关作用且影响程度高,邻域因素也具有正相关作用。作用力在不同的县域影响范围有所不同。城市用地扩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为土地利用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专题报告
  • 专题报告
    Marie MATTSSON, Marie MAGNHEDEN, Siegfried FLEISCHER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研究了沙质施肥农业土壤有或没有填闲作物情况下的CO2大气排放。种植填闲作物的最初目的是降低氮淋溶,但我们也想通过本研究发现填闲作物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是否有起着某种作用。填闲作物样地显示土壤CO2排放有所降低。因为早先的结果表明填闲作物有效减少了氮淋溶,我们建议把种植填闲作物作为应对气候及富营养化问题的有效措施。CO2排放的季节差异表明,施肥农业土壤在6月、相邻一块无管理措施的草地在8月,排放值分别达到最高。样地中填闲作物的CO2排放于7月和8月有所降低但之后的秋天里又有所上升。施肥农业土壤呈现出收获后土壤内CO2汇的特征,即土壤内CO2的收贮。NH4+加强着CO2汇而等量的NO3-增加了CO2排放,NH4+或NO3-的有效性似乎影响着土壤内CO2汇。

  • 专题报告
    陈昱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构建由用地结构、用地强度、土地投入和土地产出4个子目标层、9个因素层组成的工业企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ayes判别法,对湖北省9个工业行业的365家典型工业企业土地集约度进行判别分析,并对中度和低度利用企业可挖掘潜力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365家企业中,集约利用企业共82家,占企业总数的22.47%,中度和低度利用企业共215家,占企业总数的58.90%;集约利用企业比例较大的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度和低度利用企业比例较大的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中度和低度企业集约利用潜力总面积为865.70ha,占企业批准用地总面积的42.38%,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巨大。

  • 简介
  • 简介
    LI Shenggong, YU Guirui, YU Xiubo, HE Honglin, GUO Xuebing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